乾州古城地處苗族文化與漢族文化交融前沿,因為戰火紛飛、商品流通、外地人徙入等諸多原因而成為南方文化的“煉丹爐”。位居邊地使其文化多元,多元的文化具象凝固在建筑中?,F代文明也無法遮掩住它內在的神韻。 乾州文廟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,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(1733年),嘉慶元年和道光二十六年兩次重修,總占地面積5300多平方米,雕梁畫棟,斗拱飛檐,精湛華美,器宇軒昂。2006年修繕時,人們在斑駁的石灰下面竟發現了一批精致的古雕木板:五龍朝圣、雙鳳朝陽、獅子奪寶……隔河相望的是始建于清嘉慶二年(1797年)的觀音閣,疊樓四簇,吻獸飛角,夕陽下流金溢彩,晚風中古韻悠然。 沿青石板小巷漫行,古老的石板路上,數百年來過客的足跡還清晰可見;臨街的老式柜臺,徘徊著昔日商賈輻輳的景象;河畔的老碼頭,殘留著舟楫絡繹不絕的興旺。彎繞曲折的小巷,卻又都可通向一個豁然開朗之處:胡家塘。省建筑規劃專家稱乾州“現狀保存較完整的以居住為主的傳統街區主要分布在胡家塘地段”,“這些民居基本體現了從明到清及民國時期的建筑風貌特點”。 古城特有的精神土壤,在血與火、書與劍、義與情的交織碰撞中,將桀驁與溫順、奇崛與纏綿、樸實與浪漫、金戈鐵馬與杏花春雨交融粘合,塑造出古城的群英浮雕圖。 在遠隔千山萬水的天津大沽炮臺上,至今還巍然屹立著一個乾州人:羅榮光。光緒二年(1876年),他任大沽協副將,后升任天津鎮總兵。光緒二十六年(1900年)農歷五月,八國聯軍妄圖占領天津,進逼北京。羅榮光慷慨陳詞“人在大沽在,地失血祭天!”六月十六日夜,羅榮光在主炮臺上指揮清軍奮勇還擊,壯烈犧牲,遺體運歸故鄉安葬。 抗法收臺的楊岳斌,乾州人,官至陜甘總督、太子少保。光緒十一年(1885年),在乾州等地招募“三棚”兵勇相隨,經江西入閩,率水師跨海出擊,打敗了拿破侖的后代,一舉收復臺灣寶島。百戰余生歸故里,在東門小巷建起一座抬梁穿斗馬頭墻式三進四院大宅,留下“今日歸來何所有,半船明月半帆風”的詩句,還有至今保存完整的楊家祠堂。 苗語稱“吾瓦勇”的萬溶江穿城而過,清波粼粼,筒車咿呀,一首歌如輕紗般在碧綠的水面上飄蕩:“萬溶江,愁波蕩漾,四圍山色,綠楊芳草……”這首《萬溶江之歌》,系抗戰時遷至湘西的國立八中和省十三中教師所作。當時,朱镕基和勞安也夾裹在萬名逃難人群中,流陟輾轉來到國立八中就學并相識,而勞安就學之處即是現存的文廟。2001年3月,朱镕基偕夫人故地重游,患難時的客居之地仍魂牽夢繞,他揮筆寫下“湘西一夢六十年,故地依稀別有天”的詩句。